7月8日上午,人工智能学院“情暖玉林聚爱心,同心共筑幸福家”促团结实践团正式启程,前往玉林市玉州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日,实践团走进玉林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座谈交流、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了玉林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探索青年学子参与助残事业的新路径。
在座谈会上,玉林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林华民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精神。林主任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体现了对青年的殷切期望,强调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残疾人事业中的青年参与指明方向。林华民主任结合玉林实际谈到,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多青年志愿者和大学生团队投身助残服务,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林主任从专业视角出发,详尽阐述了残疾人的类别与等级划分标准、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架构,以及玉林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现状。在讨论残疾人就业议题时,他分享了四项成功经验:首先,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为先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其次,创建具有特色的就业品牌,增强残疾人的就业竞争力;第三,运用科技手段创新服务模式;第四,强化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对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关心和支持氛围。针对青年学生参与助残事业,林主任提出了两项建议:一是希望高校学者能更加关注残疾人问题,并在残疾人事业上给予支持;二是期望与高校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残疾人提供更广泛的帮助。
林宇老师在会议中向玉林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详尽介绍了学校及学院的教育特色、专业布局以及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与深远意义。
座谈会后,林主任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玉林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详细介绍各类训练器具和辅助设备。在就业服务区,实践团了解到玉林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对接等“一条龙”服务,已助力数千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下午,实践团前往玉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在儿童康复治疗区的听力语言康复科,康复治疗师正指导孩子们进行语言训练,佩戴助听器的孩子热情地向队员们打招呼。康复治疗师介绍,通过早期干预和系统训练,能帮助听障儿童开口说话,融入正常生活。
活动圆满结束后,实践团队与玉林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共同留影。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此次调研活动使他们对残疾人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将致力于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具体的行动,为残疾人群体带去关怀与希望。(“情暖玉林聚爱心,同心共筑幸福家”促团结实践团供稿 文/陈雪飞 图/韦露雨)

出发前校门合影

图2 座谈会现场

图3 玉林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林华民讲话

图4 带队老师林宇讲话

图5 林主任带我们参观

图6 合影留念
一审一校:林宇
二审二校:陈家兴
三审三校:李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