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12日,人工智能学院“青春赋能乡土,科技香伴农兴”青鸟筑梦团深入走访广西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 —— 中国南方药都、玉林市五彩田园铁皮石斛龙园与隆平高科农业基地。
7月11日,青鸟筑梦团一行来到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仿若置身一座庞大的 “中药材迷宫”。透明容器有序陈列,形态各异的中药材静静摆放,或经红绳捆扎,或呈片状、丝状,古朴而神秘的气息弥漫四周,瞬间将人拽入传统中医药的深邃世界,直观呈现出中医药文化物质载体的丰富与多样。
带着满腔探索热情,团队成员深入各个摊位。在摊位前,同学们与药商展开热烈交流。药商大姐娴熟地拿起药材,详细讲解其产地和功效,从鹿茸片的鉴别方法,到各类草药的配伍技巧。那些原本枯燥的知识,在她口中化作一个个生动的“本草故事”。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细致入微地观察,沉浸在本草知识的海洋中。通过触摸药材、互动问答,他们探寻中医药文化传承的脉络,感受草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将理论课堂之外的实践探索,开辟为理解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走访过程中,玉林中药港展现出的,不仅是中药材交易功能,更是中医药文化 “活态传承场” 的价值。烟火气息里,药商坚守技艺传承,年轻学子主动探索求知,传统与青春交织,促使古老中医药文化在当代持续焕发生机,为中医药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实践树立了具象标杆。
7月12日,青鸟筑梦团一行走进玉林市五彩田园铁皮石斛龙园与隆平高科农业基地,持续以科技助农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上午,团队成员参观了五彩田园铁皮石斛龙园。在园区管理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药用植物的种植区域,了解了铁皮石斛等多种药用植物的品种特性、生态习性以及实际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大家提出的石斛采收鉴别、施肥周期选择等问题,管理员用具体的案例耐心解答。
此外,管理员还详细介绍了园区在农产品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方面的具体实践,例如将铁皮石斛加工成保健饮品、药膳配料等高附加值产品。这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简单的田间种植,更包括产品开发、市场流通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间,实践团与园区探讨了科技赋能的可能性。实践团提出可尝试部署环境传感器,实时采集温湿度数据,配合AI模型分析病虫害高发风险;或采用机器视觉辅助巡查,自动识别异常植株生长状态。园区负责人听后表示,数智化管理正是他们未来迫切需要发展的方向,很期待与高校团队深入合作,将新技术逐渐落地到生产实践中。
下午,团队参观了隆平高科农业基地。大家随技术人员走进田间试验区,了解了水稻品种的筛选、培育、抗性测试等基础流程。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智能设备在水稻田管控中的应用前景”问题,基地专家认为,随着农业信息化发展,未来精准环境监控、数据驱动的种植方案优化将成为行业重要课题,也欢迎高校学生参与探讨和攻关。
虽然与基地的交流时间有限,但团队通过观察和互动,对现代农业在种业创新、科学管理和智能化变革上的努力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团队纷纷表示,回校后希望能以本次调研为基础,继续深入研究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的实际环节,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青春智慧。
通过两天的实地调研与交流,青鸟筑梦团成员对玉林地区药用植物种植与粮食作物育种有了更加具体和生动的了解,同时更加坚定了将科技创新、专业所长应用于乡村振兴、智慧农业的信心和责任心。大家纷纷表示,要继续积极探索“AI+农业”的创新之路,在实践中厚植情怀、增长才干、服务社会。(人工智能学院青鸟筑梦团供稿 文/黄田、何嘉喜、罗雯文、陈俊佳、覃广明、宁辉 图/石开乐)

摆放有序的中药材

与药材摊位大姐交流

团队在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前合影

参观五彩田园铁皮石斛龙园

管理员讲解石斛产品

团队在石斛基地合影

队员观察水稻长势

团队在隆平高科水稻基地合照
一审一校:韦双妮
二审二校:陈家兴
三审三校:李珠珠